當前位置: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> 針灸科 >
中醫推拿手法有哪些——上海徐浦中醫醫院介紹:中醫推拿是中醫理療中的一種,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推拿手法,如推、拿、提、捏、揉等直接作用于人體體表特定經絡、穴位,以及疼痛、不適部位,以推拿氣血、通經活絡、消腫止痛、平衡陰陽、調和氣血、促進血液循環,達到有病治病,無病健身的作用。那么,中醫推拿手法有哪些呢?我們來看徐浦中醫醫院的老中醫給出的詳細介紹。
中醫推拿手法有以下幾種:
1、按壓類
用指、掌或肢體部位按壓或對稱性擠壓體表包括:按、點、捏、拿、捻、踩等方式,可以起到放松肌肉,活血止痛的作用;其中 按法常和揉法結合運用,點法刺激較強,常用于胃腹痙痛、腰腿痛等;捻法適應于四肢小關節。
2、擺動類
通過手腕部有節奏擺動,使壓力輕重交替地呈脈沖式持續作用于治療部位,包括一指禪推法、滾法、纏法、揉法等。一指禪推法是利用指端著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,運用指間關節的屈伸和腕關節的擺動,使壓力持續地作用在治療部位上。每分鐘擺動一般為 120-160 次。此法接觸面小,但滲透度大,常用于頭痛、胃痛、關節筋骨酸痛。
3、按摩類
以掌、指或肘面,貼附在體表進行摩擦,包括摩、擦、推、搓、抹等 方式。其中有些手法是使之發熱,有些手法是推動氣血,有些則是以摩擦的形式揉搓肌膚。摩擦發熱主要以擦法,適用于胸腹、四肢、腰背部;推動氣血手法有摩、開、合、推、運、拂、刮等,適用頭面、胸腹、四肢部。
4、震動類
以較高頻率的節律性輕重交替刺激,持續作用于人體,包括抖法、振法。具有袪瘀消積,順氣理血,鎮靜放松的作用。本類動作可用于全身,尤其在頭面與胸腹部。常用于失眠、健忘、焦慮、神經功能紊亂、腸胃失調、運動員賽前等。
5、敲擊類
用手掌、拳背、手指、掌側面,或 桑枝棒叩打體表,又分為拍、擊、彈等方式。較常用于風濕酸痛,局部感覺麻木或肌肉痙攣等。拳撃方式常用于腰背部;掌拍方式常用于頭頂、腰臀、四肢部;指尖輕叩常用于頭面、胸腹部;掌側撃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。
6、運動關節類
對患者肢體關節進行屈伸、內收、外展、旋轉、牽拉等方式。具體手法會根據關節結構特點和治療需要來選用。操作時,患者肌肉要盡量放鬆,活動關節的幅度、力量要恰當。
以上是“中醫推拿手法有哪些——上海徐浦中醫醫院”的簡單介紹,感謝您的耐心閱讀!由于網絡文章內容局限性很強,也許您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,歡迎撥打電話咨詢!
健康熱線: 021-66855555
醫院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6號線上南路站2號出口向左步行300米,11號線三林站6號出口左轉500米)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